德普瑞工业品商城-进口MRO工业品特卖网,进口MRO工业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正在加载验证码......

欢迎光临德普瑞工业品商城!
首页 > 工业品资讯 > 行业动态 > 主文

智能制造绝非等同于“机器换人”

分类:行业动态 697人浏览 2016-12-16
分享到: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日前在南京召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董事霍尔格·科尔博士对中国正在兴起的“机器换人”热潮发出提醒。他说,电动工具批发网制造业升级绝不等同于“机器换人”;人拥有最高智能,任何时候都不该被忽略。

 


    的确,在当前实体经济特别是电动工具制造业人力成本高企、“用工荒”逢年初必至、企业处于转型艰难期等情境下,不少传统制造企业视“机器换人”“无人工厂”为至宝,一些省市也对此给予了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希望能以此促推传统制造业的更新换代进程。

 


    但事实上,“机器换人”“无人工厂”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电动工具智能制造还相差甚远。自从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全球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主要制造业国家纷纷提出了本国版的工业4.0方案。这些方案,无不把工业自动化设定为智能制造的基础步骤,而真正的智能制造必须是能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制造。

 


    由此可见,我国当前大力推行的自动化生产,是为实现工业4.0铺垫基石。但在这一过程中,不少人错误地把发展智能制造与提高人的操作技术对立起来。其实在人与机器的关系中,不是机器决定人的去留,而是人的技术素质决定智能制造的水平高低。

 


    生产过程中是否工人越少就意味着成本越低、效益越高呢?答案是“并不尽然”。在工业4.0的语境中,被机器替换下来的工人,只是简单、体力劳动者,对那些在智能制造中能上下串联、独当一面的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因此,企业在发展智能化生产时,千万不能错误的将以机器为中心替代以人为中心。在通往智能制造的升级路上,只有大力培育符合智能制造需要的高水平新型技术工人,不断提升人机合作的程度,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才会越来越高。

上一篇卢秉恒:电动工具制造业一半创新将由创客攻克 下一篇机器人火热不减,2017仍在风口上

相关资讯

  1. FLEX工具发布全新StackPack系列,引领电动工具存储新潮流
  2. 2022年全球最受欢迎的10大电动工具品牌:美日德包揽
  3. 香港“电动工具大王”:年营收超过600亿元,把产品做到世界第二
  4. 2020年电动工具十大品牌
  5. 电动工具行业的发展,需要技术推动
  6. 电机驱动与控制,提升技术与方案是关键
  7. 2019全球电动工具企业排行Top10
  8. 全球十大主流电动工具供应商盘点
  9. 德国bosch(博世)电动工具 科技成就生活

最新资讯

为您推荐
您是不是再找
传感器
电动工具
ABB
西门子
阀门
德国黄页
德国公司
德国制造
变频器
PLC
智能制造
工业自动化
压力传感器
美国ALICAT
EFFBE
施耐德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