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来10年,传统产业能够深入推进“互联网+”战略,我们的整体工业竞争力至少可以提高一半以上,而绝大多数传统机器人企业也将跃升为自动化领域的综合方案提供商。发展机器人产业,不能停留在面上,不要被“高大上”的机器人概念所迷惑。“互联网+”适合于任何行业、任何产业、任何时候。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的代名词,不只是一个网络的概念,还有诸多信息手段的综合利用,包括信息化的软件和硬件,以及通过信息化手段延伸出来的新的产业。更重要的是不仅有全球化的互联互通、万物相联的网络平台,还有智能化的服务终端,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重要手段。
发展机器人的目的是促进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更加紧密,使机器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快捷,功能更多元化,效率更高,能源消耗更小。从简单的机械化到部分自动化到全自动化再到智能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实现的。这个过程是由互联网化引起的、主导的。
传统制造业或传统机器人产业与互联网深度结合以后,将首先改善企业的生产模式、组织模式、管理模式,优化企业生产流程,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当前,我们面临艰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这是发展以机器人为核心的自动化、智能化产业的最大优势,是刚需市场,我们必须发挥好这个优势。离开这个优势,我们要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动力将严重不足。
而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之所以能够用10年左右时间就把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起来,核心就是依靠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相反,美国之所以没有保住机器人老大位置就在于美国当时要解决劳动力就业,不愿意使用机器人。
目前在国内近千家机器人企业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产品,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没有自己的团队。已有的产品中,同质化现象也非常严重,可能接近百分之七八十。到处都是机器人的应用市场,却拿不到订单,不知道如何下手。
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先从小处着手,选择一个具体的传统企业为对象予以全面或部分改造,对企业全面会诊,提出一套解决方案。解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的核心其实并不是机器人,而是互联网工具,也就是信息化手段。机器人只是生产线上的几台看得见的自动化机器而已。还有更为核心的是看不见的信息化产品,才是高附加值的。
国内在传统机器人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其生产工业机器人的规模非常小,每年才一两千台,企业生存靠的是什么?不是这些机器人,这不赚钱,赚钱的是自动化工厂改造和自动化产品。我们的机器人企业不妨把自己的定位调整为一个自动化企业,或者工业互联网企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自己也可以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发展壮大。
在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大概超过百分之七八十的产品是自动化产品,而机器人产品大概也就不到30%。我们去国外最先进的无人化工厂考察,发现在整个企业改造的投资比例中,机器人的比例不会超过三成。如果在未来10年,我们的传统产业能够深入推进“互联网+”战略,能够有一半的传统企业改造为部分或全部的自动化生产,我们的整体工业竞争力至少可以提高一半以上,而我们的绝大多数传统机器人企业也将跃升为一个个自动化领域的综合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