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瑞工业品商城-进口MRO工业品特卖网,进口MRO工业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正在加载验证码......

欢迎光临德普瑞工业品商城!
首页 > 工业品资讯 > 行业动态 > 主文

如何走出一条“中国制造”升级之路?

分类:行业动态 720人浏览 2016-12-12
分享到:

建设电动工具批发市场制造强国,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发达国家纷纷出台重振制造业的强力政策,部分制造业企业开始从我国迁出,也有部分跨国企业将目光转向工资低廉的东南亚地区。另一方面,传统电动工具批发市场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从“工业大国”升级到“工业强国”,我国亟待找到一条制造业转型之路。李克强总理在会见德国总统高克时表示,要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我国制造业在转型过程中参与全球化的方式与产业发展战略需要如何进行调整? 这需要把握十大电动工具制造业领先国家的战略,如德国“工业4.0”的本质所在,并结合中国产业特征,走出一条“中国制造”升级之路。



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三个不变

综观德国“工业4.0”战略及工业领先国家的十大电动工具制造业战略,有三个不变的明显的共性,一是发展产业竞争优势,一是维持高工资就业,一是提升投资回报的特征,这三方面决定着制造业的未来方向。



第一、不管是去制造化还是再制造化,其关键本质在于注重产业的竞争优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拓展,引发全球价值创造体系的整合重构及产业链的跨国延展。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美、欧、日经历了长期的去制造化进程,将大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而仅保留设计、研发、核心元器件生产等具有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与此同时,部分不具备核心技术竞争优势的欧洲国家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新兴市场竞争压力等原因也使其制造业被迫向国外转移。相比之下,德国将更多的制造业环节保留在了本国国内,并成功将其制造业的各个环节融入全球产业链。德国不仅有西门子、大众、宝马等制造业企业位列全球500强,同时也有超过1200家为大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料或为试制新商品所必需的复杂加工服务的中小企业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隐形冠军”。



从德国2015年至今贸易出口增加值的同比增长率来看,两年来德国的贸易出口额每月保持平均3%左右的稳步增长。同时,虽然总出口额一直在增长,但是在产业链的“原材料”和“半成品”项目上,20161月份以来呈现明显的负增长趋势,如原材料进口额从16月份的增长率分别是:13.4%、-14.9%、-26.8%、-31.3%、-38.2%、-31%,而这一数据在2015年的月平均增长率为25%。由此可见,德国制造业在本国生产的比例正在增加。

相比美国等致力于技术研发的特点,德国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把创新成果落实到优良的制造业上,寻找其中潜在的经济价值。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作为欧洲主要的制造业强国,大量生产各类工业制成品。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在这一时期,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明显,而日本、韩国的产品质量优良、性能出众,德国制造业与之相比,并不具有性能和价格方面的优势。于是德国根据自己在技术方面领先的优势调整了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巩固研发能力,得以在耐用资本品的生产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机械产品、大型医疗设备、电机和电气产品等产业,与此同时,放弃了一些自己缺乏竞争优势的制造产业,如家用消费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可以看出来,为适应国内外条件的变化,德国制造业在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结构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保持了它的竞争优势。



第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目标:德国“工业4.0”的关键目标之一是以产业升级继续维持“高工资就业”经济。德国实施“工业4.0”计划具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在国际方面,以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和务联网 (Internet of Service) 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加速向制造业领域渗透,欧盟、美国、印度和中国都正在加紧布局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美国积极推行“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亚洲新兴经济体快速成长,对德国产业竞争优势造成了较大威胁。在国内方面,德国“提升产品质量的渐进性创新”模式促进了持续的产业研发投入,推动了制造技术精益求精,对复杂工业流程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奠定了德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领先优势。德国也是全球重要的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和企业管理方面,德国积累了丰富经验。制造技术和ICT技术的优势构成了实施“工业4.0”计划的产业基础。德国实施“工业4.0”计划的目的,就是通过制造技术和ICT技术的融合,维持和提升德国既有的产业竞争优势,克服“高工资就业”对德国竞争力的不利影响,确保德国在新工业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

上一篇中国智能制造行业运行特征及转型升级路线 下一篇机器人火热不减,2017仍在风口上

相关资讯

  1. FLEX工具发布全新StackPack系列,引领电动工具存储新潮流
  2. 2022年全球最受欢迎的10大电动工具品牌:美日德包揽
  3. 香港“电动工具大王”:年营收超过600亿元,把产品做到世界第二
  4. 2020年电动工具十大品牌
  5. 电动工具行业的发展,需要技术推动
  6. 电机驱动与控制,提升技术与方案是关键
  7. 2019全球电动工具企业排行Top10
  8. 全球十大主流电动工具供应商盘点
  9. 德国bosch(博世)电动工具 科技成就生活

最新资讯

为您推荐
您是不是再找
传感器
电动工具
ABB
西门子
阀门
德国黄页
德国公司
德国制造
变频器
PLC
智能制造
工业自动化
压力传感器
美国ALICAT
EFFBE
施耐德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