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瑞工业品商城-进口MRO工业品特卖网,进口MRO工业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正在加载验证码......

欢迎光临德普瑞工业品商城!
首页 > 工业品资讯 > 行业动态 > 主文

浅谈智能工厂是如何颠覆制造业的

分类:行业动态 812人浏览 2016-12-09
分享到:

基于智能电器的定制式需求,海尔引领全球技术的智能制造云平台在7日的首届世界智能制造合作发展高峰论坛上惊艳亮相。智能制造,正在开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时代。历经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制造业一直是产业的重心,此次的智能高峰论坛也体现出中国发展制造业的决心。然而,低端的传统优势急剧衰减,国内劳动力供给减少造成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中国制造需要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中强筋壮骨,在生产率的提升上着力,让“智能制造”进一步引领经济新腾飞。



“中国制造业企业大部分还处在2.0阶段,相当一部分企业处在3.0阶段。因此,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进程中,要采取并行战略,做到为2.0企业‘补课’,3.0企业普及,4.0企业示范。在推进并行战略的同时,让2.0、3.0的企业都朝着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尽快缩短进程、缩短阶段,达到智能制造的目标,最终实现中国的智能制造由大到强。”中国CIERC民间智库研究中心主任谢虹敏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智能制造不是人们想像中的计算机操作工厂流水线,也不是机器人代替人类生产加工,而是一次全流程、端到端的转型过程,它将使研发、生产、产品、渠道、销售、客户管理等一整条生态链发生剧变,进而让企业的商业模式出现颠覆性变化。


关键是人才

在济南智慧博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询斌的心头,如何带领企业转型?如何搭上智能制造的早班车?这些问题迟迟无法找到答案。


“我们主要是研发高科技玩具及益智类教育产品,为提高产品的品质,打破同质化竞争,唯有创新和转型升级,往更高端的发展路径去发展,但又谈何容易。”王询斌在与经济导报记者的交谈中反复表示,公司日前打出了高薪招聘研发人员的广告,但是能够达到要求的寥寥无几。


在泺口做了十几年玩具制造、销售的王询斌,如今因为无法招到合适的研发人员而面临转型艰难,企业业绩也一直在下滑。经济导报记者在对多家高科技制造企业的采访中了解到,王询斌的“人才荒”难题只是一个缩影,更多企业则是面临着从生产、研发到工艺壁垒、外国企业打压、商业化落地等多个层面的不同瓶颈和问题的制约。


在济南翼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创始人兼董事长张赛为经济导报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些“三头六臂”的“员工”:它们并不是人类,而是一台台新型的并联机械机器人。在视觉系统的引导下,每台这样的机器人在一秒钟内就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多次设定动作,其效率和工作连续性远远超过熟练的人类工人,成为显著提升效能的生产利器。


据张赛介绍,目前他们的客户中大多都是日化、食品、制药、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大品牌都选择使用分拣型机器人完成流水线中较为复杂和繁冗的工作环节。作为刚刚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在创业初期如何获得客户的订单也让他们这帮技术出身的人有些头痛。


“当初我们的第一位客户,已经决定使用德国知名品牌的并联机器人生产线,但因为排期需要3个月的时间,客户不满意,这就给了我们机会。于是在一周时间内,我们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了全流水线的定制,在试用后客户果断选择了我们。”张赛说。


他回忆道,当初他们为了争取这第一单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在与国外巨头的PK中,他们的技术完全没有问题,但企业品牌认知度不够、新公司业绩不多、制造成本、招投标流程等各方面问题制约着他们拿到更大的订单。


“我国工业机器人从基础原创性成果到研发产品之间断层严重,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严重制约了自主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机器人产业是一项投入大、研发生产周期相对长的产业,需要有一定实力的大企业进行投入与参与。”山东机械工业自动化设备协会研究员林伟民认为,目前全球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平均密度为55,而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21,远低于日、韩、德美等发达国家。但智能制造大背景下,“机器换人”政策将不断落地,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智能制造是牵扯到整个产业链的变革,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的老一套经营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已经走在智能制造前列的企业,必然会面临转型期所带来的阵痛,但这种阵痛也会带来颠覆性的剧变。


“第一梯队”亟待中国企业加入

“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2016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已经建成世界上门类最为齐全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但中国制造业在发展质量、创新能力、品牌塑造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是需要破解的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论坛中如此说。他强调,目前国内经济下行,投资增速放缓,必须把推进智能制造作为培育制造业的新动力,更应该让有优势的企业进入到国际领先行业的“第一梯队”。


针对中国智能制造下一步的发展,7日,工信部正式公布《中国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确定两大时间节点和十项重要任务。

根据规划,在2025年前,我国将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在智能化时代,企业不再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或过多的资本性支出,而是可以利用技术外包、特别是基于云技术的应用。如果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技术,就可以获得跳跃式的发展。”谈及这些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林伟民建议。

在智能制造时代,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着生产方式落后、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中国制造企业应该积极“走出去”。与先进制造业大国美、德、瑞等开展重点领域和标准化方面的交流,并在技术试点和人才方面加强合作,这有助于中国企业的成长。


除了企业本身的努力,林伟民还建言相关负责部门及政府对口单位从解决痛点上给予企业一些帮助。

“一是进行相关培训,建立全方位体系思维;二是有针对性地把智能化服务商引荐给制造业企业;三是建立孵化器,帮助企业寻找投资、技术,帮助创业企业成长。”林伟民认为,智能制造大潮下,中国制造业是有机会的,但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他相信,未来“第一梯队”中将不乏中国制造企业的身影。


上一篇工业4.0,智能物流成必争之地 下一篇机器人火热不减,2017仍在风口上

相关资讯

  1. EFFBE减震弹簧:高效减震解决方案的终极选择
  2. 2024年光电传感器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
  3. 魏德米勒推出新的 SNAP IN 鼠笼式联接技术
  4. KROHNE发布OPTIWAVE 1500系列雷达物位计
  5. Novotechnik位置传感器有哪些系列产品?
  6. igus新推出一款耐高温性能极佳的SLS打印材料
  7. 费斯托“仿生工厂”亮相2024汉诺威工业展
  8. 智造大会2024在杭成功召开,共绘智能制造新篇章
  9. 以新提质,向高而攀!2024 ITES深圳工业展盛大启幕

最新资讯

  • EFFBE减震弹簧:高效减震解决方案的终极选择
    EFFBE减震弹簧是一种高效减震装置,主要用于减少机械震动和冲击。这种弹簧通常由高质量的材料制成,能够吸收大量能量,从而有效降低设备的振动幅度和频率,提高其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 2024年光电传感器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
    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测量和检测光信号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光的照射使得半导体材料内部产生电子和空穴,从而产生电信号。光电传感器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化控制、医疗设备、消费电子以及智能交通等领域。
  • 魏德米勒推出新的 SNAP IN 鼠笼式联接技术
    魏德米勒SNAP IN鼠笼式联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布线效率,保证了布线安全,更在资源节约和材料利用方面展现出了卓越效能。这一技术顺应了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 KROHNE发布OPTIWAVE 1500系列雷达物位计
    KROHNE,近期发布了 OPTIWAVE 1520 和 OPTIWAVE 1540 两线制 80 GHz 雷达物位计。这两款仪表的推出,拉开了 OPTIWAVE 15xx 产品系列的帷幕 — 从此,搭载 HART /蓝牙通信的高性价比 80 GHz 雷达,即可轻松应对诸多常规应用的场景。
  • Novotechnik位置传感器有哪些系列产品?
    Novotechnik位置传感器按其连接到应用的方式分为六个系列。从杆式到侧向型,再到使用磁性标记的非磨损式非接触式传感器和其他类型。德普瑞智能装备一一为您解析类型及其产品系列。
为您推荐
您是不是再找
传感器
电动工具
ABB
阀门
西门子
德国黄页
德国公司
德国制造
变频器
PLC
智能制造
美国ALICAT
工业自动化
EFFBE
MRO
仪器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