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瑞工业品商城-进口MRO工业品特卖网,进口MRO工业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正在加载验证码......

欢迎光临德普瑞工业品商城!
首页 > 工业品资讯 > 行业动态 > 主文

聚焦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智能制造不等于机器人

分类:行业动态 1007人浏览 2016-12-08
分享到:

来宁参加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有一位重量级嘉宾——弗劳恩霍夫协会生产设备和设计技术研究所(IPK)所长埃卡特·乌尔曼(Eckart Uhlmann)。说起弗劳恩霍夫协会,在业内大名鼎鼎,它率先提出了德国工业4.0概念。埃卡特·乌尔曼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工业4.0不能简单和“机器人”、“无人工厂”画等号,机器和人的完美协作才是最终目标。


梳理IPK在南京的脚步,从达成合作那一天起,几乎每两个月就有新进展:今年6月,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会和南京市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南京共建中德智能制造研究机构;8月份,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建成;昨天,研究院在宁签约第一个合作项目,并与南瑞集团达成一揽子智能制造升级协议。

乌尔曼透露,在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他们还将开设展区,展示一批工业4.0研发成果,很多技术是首次在中国露面。在乌尔曼眼中,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之间,有相同也有不同。中国制造2025的目的之一是提高生产力,将制造业和互联网连接起来,侧重于大规模生产。而德国工业4.0的核心之一是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定制化生产。


现在有的企业陷入误区,将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划上等号,认为“无人工厂”是智能制造的终极目标,其实这是片面的。德国工业4.0是什么样子?以一个车间为例,生产链条上有很多台机器,每一台机器都可以实现通信、传感,可以自我提取信息、自我分析,互相之间形成“智能协商”功能,工人也可以参与机器之间的协商,最终大家一起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决定生产步骤该怎么变化。


乌尔曼说,德国工业4.0不是说不需要工人,而是要达成人类和机器的完美和谐协作。人是高等智慧生物,能快速反应,会做决定,“工厂不需要人”这种理念非常过时,早在1980年德国就有人提出,但后来验证这是个错误,制造业不能把人排除在外,尤其在管理的时候,其作用是机器不能代替的。对于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人,工业4.0会给他们提供支持,智能终端可以帮助他们在复杂的工厂环境进行工作,机器会帮助他们做决定。

“我们协会成立于1949年,成立初衷就是帮助德国中小企业、代工厂提升效率。未来在中国、南京,我们也会将焦点放在中小企业身上,帮助中小企业、代工厂完善供应链系统。”乌尔曼说。



新闻人物

埃卡特·乌尔曼

现任弗劳恩霍夫协会生产设备和设计技术研究所(IPK)所长,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机床和工厂管理学院教授、院长。

2008年当选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CIRP)资深院士。

2012年当选德国国家科学和工程院院士,并任中国同济大学中德学院顾问院长。

2014年当选德国生产工程科学院主席。


上一篇可监测工业设施的新型应力传感器 下一篇机器人火热不减,2017仍在风口上

相关资讯

  1. 机器人最新资讯,工信部将发布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
  2. 信息经济推动智能制造
  3. 2016年智能制造9大热门话题
  4. 人工智能+物联网:开启自动驾驶新时代
  5. 智能制造机器人的发展,无创新难发展
  6. 智能车间改变制造业
  7. 2017年机器人三大主线布局
  8. 机器人市场“高烧不退” 2017年市场三大态势将显
  9. 埃斯顿打造企业级云服务平台,实现智能制造新探索

最新资讯

为您推荐
您是不是再找
传感器
电动工具
ABB
西门子
阀门
德国黄页
德国公司
德国制造
变频器
PLC
智能制造
工业自动化
美国ALICAT
压力传感器
EFFBE
施耐德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