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态、宏观经济“L”走向的形势下,中国制造如何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的中国制造业刘世锦首先强调,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尽管中国服务业现在已经过了制造业,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但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特别是竞争力的基础仍然是制造业。
随着特朗普当选新任美国总统,其在大选期间打出的制造业重振美国、美国制造业“产业回迁”等口号引起了全球关注。这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而在国内,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进入新常态。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底部,未来一两年是触底的关键期。“我们的经济回落是转型再评估,也就是由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逐步转向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是两个不同平台之间的切换。”
刘世锦指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大家要有信心。“L型是我们将来经济进入中速增长平台以后,它是符合规律的,你要把中速增长平台保持住很不容易。增长速度虽然下降了,但是我们经济基数比过去大多了。这个平台并不是中国经济不景气的表现,它是中国经济很正常的一个状态,而且我们要争取有质量、有效益持续的增长。”
他强调,接近底部和真正触底是两回事。“要完全触底,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今后一两年。这个触底不会一蹴而就,不会一步到位。它是一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验证,才会逐步找到。”
经济下行,企业分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目前,中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在新常态、宏观经济“L”走向的形势下,中国制造如何转型升级?对此,刘世锦提出,经济下行,企业分化才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最近企业、行业和地区的分化是中国经济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有些好的企业逐步已经出来了。“所以我们还是要顺应这个趋势,而不是阻挡这个进程。”
“下行带来的结果就是竞争加剧,竞争加剧以后就带来分化,分化以后最后才有转型升级。我们现在经常讲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等等,不是企业自己做点什么规模化就能实现的,它是逼出来的。日子好过,没有人愿意去搞转型升级。用过去的办法搞不下去了,你才有这个主动性,不转不行。所以对经济下行,我觉得还是不要认为完全是坏事。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是好事。不下行,就没有转型,就没有创新,它不下来就不会上去。”
提到制造业转型,很多人都会想到机器人等新产业。究竟什么才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
刘世锦强调,所谓的转型升级,大部分还是在传统产业中提升技术水平、产业链等。产业升级的重点不是搞新产业,大部分还是所谓的老经济、传统产业,产业新旧与有无竞争力是两回事。
刘世锦建议,在这一时期,企业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至关重要。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企业一般的策略都是扩张,但现在必须要做减法了。要干自己能干的事,集中力量搞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提高专业化水平,整个制造业就提升了。
“中国将来不会所有产业都具有竞争力,我们一定在有些行业是不强的。但是我们一定在相当多的行业,应该比其它国家有优势,在全球拥有稳定的、长期的国际竞争力。这些行业和企业是谁呢?我觉得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它是要市场竞争给出答案的。我们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公平的、能够激发人们创造性的这样一个竞争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