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瑞工业品商城-进口MRO工业品特卖网,进口MRO工业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正在加载验证码......

欢迎光临德普瑞工业品商城!
首页 > 工业品资讯 > 行业动态 > 主文

央地密集部署提振制造业投资

分类:行业动态 2856人浏览 2022-01-10
分享到:

2022年伊始,多地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其中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制造业项目成为投资布局的重头戏。《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从部委到地方正密集部署新一轮举措,加力推进工业稳增长,提振制造业投资。一方面,尽早启动实施“十四五”规划已确定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工程项目,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大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的支持力度,以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1月5日,浙江举行2022年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58个项目总投资6386亿元,其中数字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为重点的产业项目191个,占比53.4%。1月4日,四川省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组织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0个,总投资达2322亿元;其中创新与产业领域强基础项目51个,投资1277亿元。同一天,上海浦东新区2022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重大产业项目23个,覆盖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投资超过1200亿元。

多地项目集中开工的同时,从部委到地方正密集展开新一轮部署,稳定工业增长,多举措发力提振制造业投资。

工信部日前召开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要突出抓好的工业和通信业6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着力提振工业经济,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被放在首位,并明确深化产融合作,着力提振制造业投资。

地方也将扩大工业领域有效投资、巩固工业基本盘作为2022年的目标任务。例如2022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聚焦项目建设不放松,科学监测工业运行情况,以市场化方式统筹用好各类基金、资金,强化项目建设金融支持,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着力巩固工业基本盘、做大工业新增量。四川提出,要聚焦企业稳产增产、重点行业和领域稳定增长、制造业投资等方面,切实做好稳定工业增势各项工作,特别要做好2022年一季度开局工作。

“合理有效的投资是决定未来供给结构和经济结构、提升中长期经济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制造业投资对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以‘稳投资’为抓手,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把制造业投资稳定在合理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李杨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加快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多方稳定制造业投资的重要着力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将着力提振制造业投资。对“十四五”规划已确定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具备条件的尽早启动实施。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区域重大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确的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上马,能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等。

另外,地方上也在积极谋划新一批制造业领域的重点项目。河南日前提出,将推行项目投资支撑行动,实施制造业投资万亿提升工程,强化新技改支撑,力争每年签约先进制造业项目1000个、开工2000个、竣工达产2000个。江苏南通日前发布的《南通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大项目招引、提高投资质量、优化投资结构,力争每年有10个超百亿项目、100个超十亿制造业项目在建。

与此同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也将成为投资部署重点。肖亚庆表示,将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的支持力度。此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规模,实施优惠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在我国工业经济中,传统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八成,仍是工业经济的主体。技术改造是企业数字化改造、低碳化转型、高端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拉动工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李杨表示,加快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市场空间巨大,有助于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双碳”发展的目标下,制造业企业面临绿色低碳改造新形势,绿色化改造投资存在巨大增量空间,装备改造、工艺改造、排放物处理设备等相关领域有望加快增长。

业内专家表示,需进一步健全工业经济保障措施,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李杨表示,要用好技术改造投资导向计划平台,鼓励银行加大对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等项目的投融资支持。研究探索工业园区REITs试点,除工业土地外,将工业生产设备盘活等纳入REITs支持范围。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和支持方式,支持金融机构结合企业非财务信息,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信贷业务,支持发展产业链金融业务,开发线上应收账款融资、供应链融资票据业务。

朱明皓建议,财政资金应优先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绿色化产线改造,形成面向行业的、面向中小企业的特色数字化绿色化解决方案,社会资本应该避免“短进短出”,更多关注制造业企业的长期收益,实现产业发展与金融资本良性融合。

上一篇半导体扩产“军备竞赛”火热化 芯片制造业加大投资 下一篇最新!“十四五”钢铁工业发展规划解析

相关资讯

  1. ​2025年4月工业品市场动态:制造业修复与细分领域挑战并存
  2. 2022年制造业重点展会汇总
  3. 2022郑州工业自动化展: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加快 助力高质量发展
  4. 工信部: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是工业体系最健全国家
  5. 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是什么?
  6. Festo在美国制造业展示工业4.0制造的进步
  7. 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带来哪些变革?
  8. 工业软件技术将给制造业带来巨大颠覆
  9. 制造业推进必须遵守的五项原则

最新资讯

为您推荐
您是不是再找
传感器
电动工具
ABB
西门子
阀门
德国黄页
德国公司
德国制造
变频器
PLC
智能制造
工业自动化
压力传感器
美国ALICAT
EFFBE
施耐德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