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门子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工”)旗下上市公司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电器”)签署协议,为其位于贵州省的数字化企业示范项目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这是继今年五月西门子与航天科工在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和云服务领域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双方迈出的坚实一步。
此次计划建设的数字化企业示范项目入选了中德智能制造合作2016年试点示范项目。在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的支持下,西门子将助力该车间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运营管理系统(MOM)、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自动化系统之间的集成,实现数据的全面流通,最终达到智能生产的目标。
“西门子与航天科工的合作印证了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背景之下,双方对于未来制造业的共同愿景。”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何睿祺(KlausHelmrich)表示,“我坚信此次合作将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航天科工在实现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带来真正的价值,并为中国工业产业升级探索可行之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毅寅表示:“西门子在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方面拥有扎实基础,航天科工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拥有突出优势,双方的合作交流无疑会推动双方取得更为突出的发展成就,实现合作共赢。”
西门子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国客户打造数字化企业,以数字化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助力中国多个行业的合作伙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六月,西门子与中国大型企业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在钢铁、船舶制造、电子和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强强联手,布局智能制造,其中包括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宝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船重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科工)。
一个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领跑全球制造业多年,昨日举行的2016智能制造—工业4.0中德论坛上,中德两国在工业4.0领域的顶级专家和企业代表轮番上阵,展开关于工业发展的对话。作为本届西博会的重大活动,两国代表在成都市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搭台,建立新的“朋友圈”,同时也为世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寻找出路。
一说到“中国制造2025”,很多人便立即想到“德国工业4.0”。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中国于去年3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而成都也明确要深入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和工业强基行动,以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目标,加快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
西门子工业软件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志刚昨日以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为例,在论坛上做主题为“工业4.0与西门子实践”的主旨演讲。该基地是西门子在中国西部地区投资的工业领域的第一家工厂,是继德国和美国之后西门子在全球的第三家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中心,也是西门子推进德国“工业4.0”数字化工厂的典型。
中德两国在成都搭建“朋友圈”助力世界制造业发展
方志刚介绍道,研发出的每一件新产品都拥有专属于自己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在研发、生产、物流的各个环节中被不断丰富,实时保存在同一个数据中心Teamcenter中,供质量、采购、生产和物流等各个部门共享。
“数字化不只是西门子的发展方向,也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对西门子来说,在成都的数字化创新好戏刚刚开始。”谈及西门子未来在成都的发展,方志刚很有信心:“成都产业基础良好、对外开放水平较高、综合实力雄厚、多重机遇叠加,发展前景良好。未来西门子希望能在军工、电子、工业装备等领域广泛地参与成都数字化的建设。”
中德产业联盟:德国企业助力成都制造转型升级
在努力参与全球化分工,加速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拥有中德创新产业园、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等中德合作“金字招牌”的成都格局更为开阔,它还着力于为中国制造与世界先进制造业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筑就平台。在本次论坛上,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数字化项目负责人弗朗茨·冯·魏茨泽克就提到,搭建合作对话平台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的软件公司SAP就与成都安妮贝拉鞋业公司就皮鞋的个性化定制进行了联合创新,SAP中国研究院研发总监米凯在题为“工业4.0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旨演讲中介绍道,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使供应链管理更加精准和高效,库存压力更小,也有效提升了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