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知,打开汽车传感器腾飞空间
汽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一直在研发,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实现汽车自动化;而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对传感器的依赖信非常的大,汽车产业90%的革新来自汽车电子的创新。汽车传感器是信息采集分析的前端系统,有两种类型:一是车身感知,包括压力、流量、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等,二是环境感知,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和红外夜视等智能传感设备。汽车安全技术由被动安全技术向主动安全技术(智能驾驶辅助)演进,传感系统也从车身电子传感向智能传感延伸,汽车智能化带来智能传感巨大的市场增量。
智能汽车风起云涌,法规铺路接轨国际;我国2018版C-NCAP加入主动安全评价体系,评分占比15%,增加了AEB(自动紧急制动)项目。将首先引爆智能感知市场需求。短期驱动因素在于年内将发布的智能网联技术路线图。
计算机视觉
ADAS快速渗透,视觉传感率先爆发。各种传感器单独使用均有一定局限,视觉传感系统的适用领域最广。视觉系ADAS功能中目前需求较多的是 前视的碰撞预警、侧视的盲点监测和全景的泊车系统等。国外,Mobileye在单一摄像头视觉ADAS方面占90%以上市场。芯片技术壁垒高,仍掌握在国 外大厂手中;镜头模组工艺要求高,仅有保千里、欧菲光等少数公司致力于软硬件一体化生产。国内,2012年以来,初创公司选择从软件算法和系统集成服务切 入;2015年以来资本在视觉ADAS领域展开投资热潮。
红外夜视
国产化突破,加速汽车夜视市场的渗透。汽车夜视渗透率极低(0.05%),价格是制约因素。国产化逐步打破国外巨头垄断格局,应用车型向中端低 下沉。保千里是国内汽车夜视领域的开拓者,拥有自主的近红外激光夜视技术和微光夜视技术,前后装齐突破,有望持续收获汽车夜视市场。
毫米波雷达
性能突出,汽车主动安全标配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的适用场景广、全天候等优质性能使其成为汽车主动安全领域的标配传感器。核心部件MMIC和 PCB板长期受制于国外厂商。24GHz和77GHz毫米波雷达没有本质区别,国内外主流方案24GHz用于短中距离雷达(MRR,15-30 米),77GHz用于长距离雷达(LRR,100-200米)。市场快速普及,24GHz国产化已有突破,初创企业明年进入收获期;市场容量未来增长确定 性高。
激光雷达
烙上无人驾驶标签,技术仍在不断更迭。由军用到民用,技术壁垒最高的感知系统;国外Velodyne、Ibeo和Quanergy走在前沿;无人驾驶的实现激光雷达不可或缺,固态化降成本是趋势。国内车载激光雷达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