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瑞工业品商城-进口MRO工业品特卖网,进口MRO工业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正在加载验证码......

欢迎光临德普瑞工业品商城!
首页 > 工业品资讯 > 行业动态 > 主文

供需两侧发力 政策环境改善对机械工业利好

分类:行业动态 796人浏览 2016-03-22
分享到:

2015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低于上年增速4.5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为近年来少有,凸显了行业形势的严峻性。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种主要机械产品中,产量增长的仅有18种,占比为28.13%,产量下降的有46种,占比为71.87%。

2015年,在世界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机械工业承压前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7%,首次降为个位数。在2月19日召开的“2015年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表示,机械工业已进入发展速度趋缓的“新常态”。

陈斌将当前机械工业的发展特征总结为“有多有少、有高有低、有快有慢”。不同行业及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之间分化都很明显。关于“十三五”行业能否走出困境,陈斌表示:“很难说,取决于改革力度和政策的执行力度,以及市场化的进程。”他说,“十三五”是机械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行业调整必须有进有退。

陈斌透露,行业协会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机械工业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政策措施建议,争取从供需两侧发力,拉需求、推应用,为机械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提振全行业的信心和决心。

在回答中国工业报记者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对机械行业发展影响时,陈斌表示,补齐短板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他说,机械工业当前亟须找到基础薄弱这一短板,强基固本,补齐短板,要在专用设备、特别是中高端产品的专用设备上取得突破,以摆脱多年来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

市场需求疲软行业增速回落

陈斌介绍,2015年,机械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主要经济指标仍实现正增长,在市场倒逼和政策引导下,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力度加大。

2015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低于上年增速4.5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增速(6.1%)0.6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为近年来少有,凸显了行业形势的严峻性。机械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9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种主要机械产品中,产量增长的仅有18种,占比为28.13%,产量下降的有46种,占比为71.87%。

具体分析表明,大型投资类产品如冶金矿山设备、工程机械、常规发电设备等和产能严重过剩的普通机械产品如各类普通机床、交流电动机、电线电缆等产量下降较大;大马力拖拉机、仪器仪表、环保设备仪器、电动叉车、风力发电设备、汽车中的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等与消费、民生、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密切相关的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数控机床产量为23.5万台,同比下降9.53%。大型拖拉机产量为7.74万台,同比增长33%。发电设备产量1.1亿千瓦,同比下降17.2%,但保持了连续10年产量超过1亿千瓦。汽车产销分别为2450.33万辆和2459.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5%和4.68%,产销双双突破245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第七年居于世界第一。

2015年机械工业经济效益增速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亏损企业和亏损额增加。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增速比上年回落8.1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96%,较上年同期下滑0.06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税金总额8869亿元,比上年增长5.08%;企业亏损面12.82%,比上年上升2.8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9.29%。

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呈现减速下行趋势,2015年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665亿美元,同比下降8.13%。其中进口2777亿美元,同比下降14.06%;出口3888亿美元,同比下降3.36%,出现了自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少有的负增长。全年贸易顺差创111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5年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3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1.6个百分点,与上年机械工业的增幅相比回落了3.02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四年回落。

在市场需求方面,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机械产品订货下降、价格低迷。2015年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累计订货延续了上年的疲软态势,且增速进一步回落,同比始终处于负增长,1~12月累计同比下降4.02%,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需求不旺仍是机械工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与此同时,机械工业产品价格指数延续了上年低位运行的态势,至2015年底止,机械产品累计价格指数已连续48个月低于100%。142种主要机械产品中,累计价格指数同比下降的有103种,占比高达72.5%。

创新成就显著行业分化加剧

会上,陈斌总结了机械工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并分析了行业发展特征和走势。他说,“十二五”是机械工业发展不平凡的时期,过去的五年,机械工业是在复杂和困难环境中砥砺前行。

“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主要指标增速持续下行。在规模上,总资产由2010年的10.97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19.27万亿元,增速由“十一五”的年均增长23.55%回落至年均增长11.91%。

在产出上,主营业务收入由2010年的13.96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22.98万亿元,增速由“十一五”的年均增长27.9%回落至年均增长10.48%。

在效益上,利润总额由2010年的1.17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1.6万亿元,增速由“十一五”的年均增长30%以上回落至年均增长6.45%。

在对外贸易上,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2585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3888亿美元,年均增长8.51%;贸易顺差由2010年的31.36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1110亿美元,增长35倍。他说,随着工业化初中期向中后期阶段转变,今后机械工业的发展已进入增长更趋平缓的新时期。

与“十五”、“十一五”期间全面快速增长不同的是,机械工业各分行业在进入“十二五”后期之后,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变化的主要标志是分化加剧。

一是与民生、消费相关的产品或行业增长较快。以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速为例,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产品和行业主要有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食品包装机械、农业机械、仪器仪表、环保机械等。

二是主要靠投资拉动的行业逐步回落。以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速为例,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行业主要是工程机械、石化通用、重型矿山、金切机床。这些行业均属机械工业中典型的投资类产品行业。汽车行业内部也呈现“消费类子行业上升、投资类下降”的相同趋势。

三是与智能、绿色相关的行业产销形势比较好。与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制造紧密相关的仪器仪表行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电工行业中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形势明显好于常规产品;抽水蓄能机组形势好于常规水电机组;风电和光伏发电设备形势好于常规发电设备。上述变化反映出,在我国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二产比重趋降、三产比重上升的背景下,机械工业逐步适应了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正在由以前主要服务于投资活动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和挖掘消费、民生和信息化、节能减排等领域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创新发展成果显著,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十二五”期间机械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不断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自主研发成果频现,高端设备自主研发取得突破。其中,大型核电、水电、火电和风电设备、特高压交直流及柔性直流输变电设备、油气长输管线关键装备、大型煤化工关键设备等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成功。燃用准东煤350MW超临界锅炉研制成功并投入工程应用,对新疆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高端控制系统国产化成果喜人,包括长期受制于进口的流程工业用DCS控制系统国产化取得成效,国产DCS系统市场份额已超越外资产品,并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三基”领域发展持续推进。一批长期依赖进口的关键基础件、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工作取得进展。高压绝缘套管、变压器出线装置、优质冷轧矽钢片、大型电站锻件、燃气轮机高温叶片、大型核电静密封装置、挖掘机配套高压阀、高端轴承、LNG低温高压铸造球阀等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行业创新能力建设得到重视,对基础试验及试验能力建设的投入明显增大:制约新产品研发的基础试验检测平台建设取得进展,大型压缩机试验台、水轮模型试验台、电站安全阀试验台等平台相继建成,少数领域(如大电流和高电压试验能力)已达世界同行先进水平。机械企业与用户企业、科研院所在设备研发工艺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频繁。合作模式推陈出新,合作研发成效显著。

民营企业对行业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大。2015年民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7万亿元,同比增长6.48%,高于机械工业全行业平均增速3.16个百分点,占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9.05%,与2010年相比所占比重提高了7.7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8860亿元,在机械工业实现利润中的比重已达到55.4%,比2010年提高8.94个百分点。

地区结构继续向预期方向调整。“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区域结构继续向政策预期方向调整。2015年东、中、西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机械工业总收入的65.02%、24.02%和10.96%,其中中西部地区比重较2010年提高了5.5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中,中西部地区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30.82%增至2015年的33.29%。

外延扩张趋缓,投资结构改善。“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放缓,已由2010年增长30.35%回落至2015年的9.7%,表明行业前期快速扩张的趋势已经明显趋缓。同时投资结构有所改善,2015年用于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速高于行业投资平均增速9.02个百分点。从比重看,2015年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占机械工业投资总额的27.9%,比2010年提高7.43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出口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对行业出口的支撑作用在增强。一般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2010年的52.3%增至2015年的60.51%,提高了8.2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差额由逆差274.36亿美元,转变为顺差505.64亿美元。

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智能制造、“互联网+”开始起步。自动生产线、数字化车间、现代物流等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形成一定规模;传统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和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已开展了“互联网+”的尝试,以开拓新的市场。

同时,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融资租赁营销模式在冶金、矿山等一批成套项目上开始探索;农机电子商务等新兴商业模式开始应用;传统企业向制造服务业的转型持续推进。总之,近五年来机械工业积极调整、主动适应,在新常态中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道路。

利好因素累积扶持政策将出

陈斌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标志着我国机械工业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应该看到,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机械工业面对的矛盾与问题将更为复杂,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任务将更加繁重。

“尽管如此,机械工业仍具备稳中有进的利好因素。”陈斌说,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基调,强调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等主要任务,并释放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信息,有利于机械行业推进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二是《中国制造2025》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为机械工业长期发展和短期调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三是行业协会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机械工业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政策措施建议,争取从供需两侧发力,拉需求、推应用、促创新、补短板、调结构、夯基础、优环境、增效益,为机械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提振全行业的信心和决心。

陈斌预计,2016年机械工业将延续上年四季度以来的低位趋稳态势,全年增速将与2015年相近。具体而言,预计全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在5.5%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速在3.5%左右,对外贸易出口有望实现正增长。

陈斌强调,在新的一年中,全行业要坚定信心,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创新驱动作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行业发展面临问题的主要抓手,实现机械工业“十三五”的良好起步。




上一篇广东省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技改催生新动力 下一篇机器人火热不减,2017仍在风口上

相关资讯

  1.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由负转正
  2. 中国一二月工业企业利润增4.8% 18个月来最快
  3. ABB油气化工领域领先技术和解决方案集体亮相
  4. ABB为Prelude提供自动化设备和服务
  5. ABB入选《环球科学》跨国企业创新十强
  6. 要实现“工业4.0” 中国制造还有走多少路?
  7. 下一波娱乐工业化在中国
  8. 加快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9. 212.3亿元为全省工业企业“解渴”——2016年河南五大产业链产销对接大会综述

最新资讯

为您推荐
您是不是再找
传感器
电动工具
ABB
西门子
阀门
德国黄页
德国公司
德国制造
变频器
PLC
智能制造
工业自动化
压力传感器
美国ALICAT
EFFBE
施耐德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