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瑞工业品商城-进口MRO工业品特卖网,进口MRO工业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正在加载验证码......

欢迎光临德普瑞工业品商城!
首页 > 工业品资讯 > 行业动态 > 主文

机器人与就业,争论不休的问题

分类:行业动态 803人浏览 2017-03-31
分享到:

自动化是否破坏了就业成了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在特朗普炮轰贸易减少了美国制造业岗位之际,有经济学家“测算”称:贸易仅起到了四分之一的作用,剩余四分之三是由于科技进步及自动化造成的。


以人工智能与工业机器人为主的自动化正在全球以几何速度发展。特别是工业4.0产业革命性的到来,不仅低端的工业生产重复操作的简单岗位被机器人替代,而且高端的金融分析师、律师、法官、医生等都将被智能机器人挤出。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新经济革命,正在对传统行业带来巨大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包括,经济活动全面机器人化或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或导致贫富差距继续拉大。逻辑是这样的:现有格局的分配关系是,劳动、资本、管理、国家四方成为分配的主要参与要素。劳动力作为生产第一要素从劳动中劳动者获得分配的收入,表现为薪酬薪资。资本在生产经营中获取资本投入的收益。国家即政府通过税收获取财政收入。管理者通过付出辛勤管理获取报酬,表现为年薪等。

机器人

然而经济生产活动全面机器人化或者全面自动化后,等于替代剥夺了劳动者的岗位,劳动从生产经营分配中的所得逐渐消失了。劳动岗位变为机器人后,等于机器人也变为资本了。也就是说,资本扩大了,在分配中的占比越来越高。那么,财富就都向资本集中,劳动者所得就越来越少了。


另一个大问题是,机器人自动化的全面实施,对劳动者就业岗位的冲击最大。工业机器人替代车间重复操作岗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目前智能机器人正在取代高端服务业的金融分析师等岗位,我们不难想象还有什么岗位不能被机器人取代呢?


就此,全球出现一股对机器人特别是智能机器人如临大敌的现象。一些政府试图阻止机器人的发展,其实是拒绝技术进步与革新。对于机器人带来的收入差距拉大与冲击就业岗位,包括比尔-盖茨在内的富豪科技精英都建议政府对机器人征税以缩小收入差距拉大,补贴实业工人以及金融分析师等白领。


细细分析对机器人等自动化带来的就业冲击或有点放大了,或过度紧张了。其实对就业的冲击或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近日,有研究表明,从OECD国家的工业机器人存量和制造业就业比例来看,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即,机器人自动化运用的增长与就业增长是同时呈现的。自2002年至2016年,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增加,制造业就业也随之增加。但需要指出的是,选取的这些OECD“样板国家”的制造业基本处于价值链上层,选取的时间也是自动化对低技能工人淘汰基本结束的时间段,本结果可能并不适用于低端制造业和自动化处于初始阶段的国家。


这说明,与任何事物一样,刚开始肯定会发生一些冲击与不适。但是随着机器人从初始阶段向深度发展,其衍生与带动的产业增长、价值增长、其他岗位增加就会很快显现出来。然而,人们往往被开始初始阶段的阵痛所吓倒,所退缩,最终阻碍了新技术革命与进步。给予一个充足的观察期非常重要。


制造业的自动化最后非但不会破坏就业,还能在其它部门创造更多就业:自动化提高了设计和使用机器人的“产业工人”的收入,这些收入将主要进入服务业,创造更多服务业就业;同时自动化进一步降低了产品价格,给全民带来了更大的购买力,继而创造更大的需求和就业。虽然新技术革命颠覆性扑面而来,但始终没有打破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机器人自动化归根结底可以增加财富与收入,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的财富收入最终会转化为经济新的拉动力,降低成本最终提升的是购买力同时形成消费动力。归根结底成为拉动就业的新生动力,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上一篇施耐德电气:物联网的经济意义堪比工业革命 下一篇MRO工业品企业的学习榜样-米思米misumi

相关资讯

  1. ​2025年4月工业品市场动态:制造业修复与细分领域挑战并存
  2. 人形机器人开启智能革命新纪元: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
  3. 工业高端化智能化加速 新型工业化机遇持续释放
  4. 变频器推荐品牌和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5. 2025年传感器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加速
  6. FLEX工具发布全新StackPack系列,引领电动工具存储新潮流
  7. EFFBE减震弹簧:高效减震解决方案的终极选择
  8. 2024年光电传感器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
  9. 魏德米勒推出新的 SNAP IN 鼠笼式联接技术

最新资讯

为您推荐
您是不是再找
传感器
电动工具
ABB
西门子
阀门
德国黄页
德国公司
德国制造
变频器
PLC
智能制造
工业自动化
压力传感器
美国ALICAT
EFFBE
施耐德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