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汹涌到来的时代,智能机器人可以说是最大的热门之一。在国内,智能机器人也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生产智能机器人的厂家遍地开花、资本也对该领域充满热情,但仍然有一些隐晦的问题不得不说。
市场潜力近乎无限,产业保持快速增长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兴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伴随着人们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意识更加前瞻,消费级机器人领域迎来史无前例的好时期;同时,日益严重的老龄化、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促使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大规模使用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力以降低运营成本。IDC的研究报告指出,国内消费级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预计2016年-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5%,而商业级机器人的这一数字将达到17.9%。
显然,智能机器人已经站在风口之上。业内人士的普遍观点是,类似于30多年前的电脑、10多年前的手机一样,智能机器人领域即将迎来全面爆发,未来几年内会涌现出很多拥有行业统治力的、商业模式明确的、“大家都能搞得懂”的机器人产品与企业;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随着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消费级机器人与商业级机器人将成为一个扩张没有边界的朝阳产业。
融资集中于早期投资,且行业尚处于发展婴儿期
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相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国内起步晚、发展快。CBinsights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智能机器人领域融资数量不断增加,从2011年-2013年平均每年只有20起融资事件,而到了2015年就达到了83起,可见智能机器人领域已经成为资本的宠儿;而在国内同样是一派火热的势头,2016年国内该领域的融资事件就已经多达70起,融资金额总计超过10亿美元约合70亿人民币。而在资本的推动下,国内众多智能机器人企业开始启动新的融资计划。
然而,虽然资本非常火爆,但数据显示该领域的融资基本都处于前期,2016年所有融资案例中天使轮占比22.9%、A轮占比54.3%;C轮和D轮的融资案例少之又少,这显示出在火爆的资本下,国内的智能机器人产业仍然处于婴儿期,很多企业都能拿到数额可观的融资,但后续融资难度很大,甚至在资本趋于冷静之后很多企业资金链断裂。
估值很高但融资较难,中小型企业难以获得成长动能
类似的,在资本的盛宴下,很多人都看到了国内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欣欣向荣,但很少有人关注资本的分布。蛋糕很大,分食的人也很多;资本很狂热,但并非人人都能吃饱。根据我们的了解,目前很多中小型机器人企业很难拿到融资,更何况这个产业本来就是资金密集型的,没有资金的支撑,很少有企业能在产业链中获得明显优势,很明显,资金正在成为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在我们一般人的眼中,都会认为科技企业都是技术密集型,但实际上它们同时也是重资产企业,技术研发、专利并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在国内目前的状况下,主打智能机器人的企业往往具有技术研发周期长、盈利周期长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多数中小型企业想要实现短期内盈利是非常困难的。相反的,投资机构看不到企业短期内盈利的能力,资本也就很难持续的青睐这些企业;另外,中小型企业融资的特征是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仍然是很多企业的融资渠道,但银行往往以前期投资巨大、盈利前景不明确的理由将它们拒之门外。在这种因果循环的作用下,很多中小型智能机器人企业的处境非常艰难。
核心竞争力缺失,关键技术与配件长期依赖国外进口
这可能是该产业最令人担忧的情况,也是国内很多领域都存在的桎梏。业内专家曾表示,国产机器人80%-90%使用国外减速器,60%-70%使用的是国外电机、40%-50%使用国外控制器,等于说国产机器人能做的就是外壳,核心部件全都是国外的,这就增加了成本,使得国产机器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机器人的三大主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的成本分别占了整体成本的10%-15%、20%-25%和33%-38%,由此可见,在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的背景下,国产机器人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忧患与机遇并存,智能机器人之路并不好走
尽管市场潜力很大,但由于这样那样的问题,国内的智能机器人行业其实并不像很多媒体报道的那样一片大好,无论是消费级产品还是商业级产品。我们已经发现,高端领域国内企业进不去,而低端领域的竞争早已白热化,甚至已经到了微利、无利的程度。很多企业没有多少利润可图也敢抢订单,原因就在于政府对于该领域的补贴,或者是看准了企业的后期维护市场,这基本就是行业的“潜规则”,不用多说什么。
核心技术没搞出来多少,投资已经过热;市场规模没做出来多少,产能已经过剩——跟我们熟悉的智能手机领域一样,同样的问题发生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根本不出乎意料。就连工信部高层也直言不讳:“我国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已经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这是多么的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