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为主题的2016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发高度关注。与会人士认为,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技术正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关键。在本届论坛上,参与“围棋人机大战”的韩国棋手李世石分享了他的感悟和体验。李世石说,和阿尔法狗下棋的时候经常遇到奇特的招数,他认为这些招数是人类无法完成的。
耶鲁大学生物伦理学跨学科中心学者温德尔·瓦拉赫则表示,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的取胜表明机器学习的能力越来越重要,比如机器能识别图像的能力,就为人们带来了人脸识别、无人驾驶、天气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深度学习在医疗领域也将有广泛的应用。
面对智能“浪潮”,我国不少企业也主动探索和布局。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支持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转变。通过对消费群体的大数据分析,可以有效对接供给侧和需求侧,让数据的交流变成企业的快速行动以达成客户的期望,实现制造业全面服务化。“智造”应以数据为核心,让产业变得智慧。他认为,智能制造并不是生产流程和工艺的高级自动化,而要把来自于生产流程、内部管理和消费市场上的数据用起来,才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从趋势上来看,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进一步增强,围绕智能制造、互联网+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正在深化发展,中国制造业正在走向高技术创新国家的路上。”孙丕恕说。
百度总裁张亚勤则在论坛上表示,2015年百度研发费用已超过100亿元,智能化是百度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他表示,百度已建成深度神经网络,在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方向,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当前,智能技术已经无处不在,从无人驾驶汽车到无人机,再到虚拟助理和能够进行翻译和投资的软件等等。前瞻未来,各类数字制造技术正与生物世界进行日常互动,或将实现微生物、人体、消费品、甚至住宅之间的和谐共生。
克劳斯·施瓦布说,在令世界处于智能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已在无人机、太阳能、超级计算机等新兴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展望未来,我认为中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
施瓦布告诉记者,他使用的无人机就是中国深圳大疆公司生产的,可以拍照,还可以“跟踪”人移动,能够连续飞行半小时。“我认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无人机了,这是中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很好例证。”他说。
不少与会专家表示,以智能技术为特征的工业4.0革命愈来愈近。无论从其规模、影响范围还是复杂性来看,这场转型都将和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革命截然不同,也必将给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相关: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5年5月19日,我国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重点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技术。
(二)发展潜力大
近几年来,我国制造业面临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传统层面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制造业的转型迫在眉睫。在这样的环境下,智能制造的浪潮应运而生,成为产业重要的增长突破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表现卓著,成长为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浙江省海宁市则是其中代表,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融合发展大势中已具有一定的变革基础。无论从地理区位、经济基础,还是人居环境方面,都体现出卓越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阿里云用人工智能开启“新制造”
为制造业提供人工智能ET(人工智能系统),让工厂的机器及制造出来的产品也具备ET大脑,通过公共云的普惠计算能力以及物联网技术方案,协助制造业智能升级。这是阿里云ET在“新制造”领域的新动向,也是2016年12月15日于惠州收官的2016广东省大数据开发者大会暨2016云栖大会广东分会的一项重磅发布议题。
目前,阿里云正在搭建中国制造2025的架构雏形,为企业提供云计算的基础平台。基于云计算为社会带来的强大计算能力,人工智能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25%的生产效率提升,创造额外附加值6万亿。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工业4.0新技术将成为中国制造业提升效能的关键。
二、不利因素
(一)非刚性的市场需求
尽管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广泛应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主题,但智能装备领域公司的最终业绩表现呈现较大差异。智能装备产业需要企业长期的科技投入,形成产品创新能力,并为用户所接受。科技投入会消耗企业利润,短期难以收效。产品研发成功,又将面对不确定的市场需求。这些需求通常是非刚性的,尽管智能装备替代人工是大势所趋。微观企业经营者的信心、预期通常难以摆脱宏观经济的影响,致使企业家决策顺周期而非逆周期,宏观经济影响加重,看不见的手作用有限。
每个有活力的智能装备领域的企业都在寻找、发掘需求强劲、不受周期波动影响的刚性需求。面对需求,只有少数企业会凭借综合竞争优势,脱颖而出,发展成为行业翘楚。即便如此,成功的企业同样要经历大浪淘沙始见金的过程。
(二)成本加大
为进行从普通制造向智能制造和工业4.0战略的转型升级,各公司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因此导致基础建设和设备投资较大,研发支出、人工成本等费用增长。研发和人工成本费用的上升可能引致产品利润率的降低,对行业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三、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预测分析
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18.6万台左右;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25.6万台。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到46万台,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15%,2021年保有量将达到102万台。
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69万台;2014年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了55%;2015年达到6.6万台。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9.4万台,未来五年(2017-2021)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25%,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9.7万台。
四、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预测分析
2014年,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260,934台,同比增长14.78%;2015年1-10月,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197,444台,同比下降7.11%。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7年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将达到258,360台,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61%,2021年产量将达到297,738台。
2014年,我国数控金属成形机床(数控锻压设备)产量为47,034台,同比增长39.18%;2015年1-10月,我国数控金属成形机床(数控锻压设备)产量为20,039台,同比下降4.64%。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7年我国数控金属成形机床(数控锻压设备)产量将达到34,400台,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49%,2021年产量将达到42,600台。
五、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3D打印行业预测分析
2014年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约为47.4亿元,实现翻倍式增长。2015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达到78亿元。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7年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将达到173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36%,2021年产业规模将达到691亿元。